全面战争三国行程受阻,全面战争中的战略调整与突破

小编

玩过《全面战争:三国》的小伙伴们都知道,董卓这个角色开局可是风光无限,坐拥长安,手握天子,可谓是风光无限。不过,别看董卓开局气势如虹,可是在游戏中,他的行程可真是充满了波折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董卓的行程受阻那些事儿。

一、东出无望,西征才是出路

在游戏中,董卓开局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,东临袁术,西接马腾,北有汉地,南有山脉隔绝,可谓是地图全宣。但是,董卓的行程却并不顺畅,尤其是东出函谷关这条线,可谓是困难重重。

首先,函谷关以东是关东反董联军的大本营,虽然联军各自为战,但实力不俗。贸然东出,极有可能引发反董联军的再次集结,到时候董卓可就腹背受敌了。

其次,关中地区资源并不充沛,尤其是粮草问题。董卓开局占据的整个关中没有一个粮草资源点,这就意味着董卓的军队一旦东出,后勤补给线将会受到严重威胁。

所以,在游戏中,董卓的破局思路应该是西征。占据安定郡,掌握资源,然后再图谋其他。

二、北伐受阻,粮食成难题

在游戏中,董卓的北伐之路也是一波三折。尤其是诸葛亮北伐陈仓受阻后,回马枪杀到了武都、阴平两郡,这让董卓的北伐之路更加艰难。

其实,从更深的角度来看,这一次的北伐未必是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,而是诸葛亮在北攻陈仓受阻后,回马枪杀到了武都、阴平两郡。为什么诸葛亮要这样做呢?原因很简单,粮食不够用。

在三国时期,行军打仗,粮食是重中之重。陈仓之战,诸葛亮北伐受阻,粮食补给线被切断,所以诸葛亮只能撤回汉中。但是,诸葛亮并没有放弃,他迅速北上攻打武都、阴平两郡,这样一来,不仅解了粮食之困,还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。

三、刘备败走新野,为何带百姓

在三国中,刘备败走新野时,带着百姓边走边撤,这其中的原因可不少。首先,刘备怕曹军乱杀无辜,所以带着百姓是为了保护他们。

但是,这只是表面原因。实际上,刘备带着百姓还有以下几个原因:

1. 火烧新野:诸葛亮他们离城前,原本计划就是火烧新野和入城的官兵,以此拖延和抵抗曹兵。如果不带百姓,火烧新野就是滥杀无辜,会有损刘备标榜的仁义。

2. 稳定军心:这些跟随刘备的百姓中,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属下的家属。他们离开荆州,很可能就是一去不复返了。而在这种情况下,士兵肯定都想带走自己的家属。所以,带着百姓一起逃离,才能稳定军心。

3. 做挡箭牌:百姓队伍缓慢且庞大,卡在刘备和曹军之间是一个很好的屏障,阻碍曹操的军追。万一曹军不受约束,开始劫掠百姓,曹军的速度会更加受阻。

4. 笼络民心:百姓是资源。在农耕时代,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。百姓生活就会耕种劳作,拥有这么多数量的人口资源,通过耕种劳作能增加税收,有了税收就有钱,有钱就能招兵买马,可以快速扩充军队。

在《全面战争:三国》这款游戏中,董卓的行程可谓是充满了波折。无论是东出无望,还是北伐受阻,亦或是刘备败走新野带着百姓,都体现了三国时期的复杂局势和人物性格。小伙伴们,你们在游戏中还遇到过哪些有趣的行程受阻情况呢?快来分享一下吧!